為什麼會得憂鬱症?
引發憂鬱症的原因可說是複雜而多變,但基本上是由下列三大因素
共同作用的結果:
1. 生物因素:大腦中的神經化學物質失去平衡。主要是血清素及正
腎上腺素兩種。
2. 心理因素:人格特質以完美主義及依賴性的人格特質較易罹患憂
鬱症;負面悲觀的思考習慣。
3. 社會因素:孩提時的創傷經驗;負面的生活事件,如失業、負債
、失去親人、身體重大疾病……等;挫折的人際關係,如婆媳不
合、夫妻衝突、親子問題、被朋友背叛、出賣等各種環境中所發
生足以影響個人的重大事件。
憂鬱症如何治療?
以藥物治療改善憂鬱症狀,再配合心理治療以修正個人人格特質及
認知上的不利因素,是治療及預防憂鬱症的最佳方法。有停不下來
的自殺念頭時,可以考慮施以電氣痙攣法。
憂鬱症會不會好?
會好,好到完全沒有症狀,並且恢復身心功能及社交職業功能,但
是其復發率也不低,特別是那些在個性上較缺乏自信心或較神經質
的人。因此復原後,有必要持續注意維持健康的情緒及適當修正自
己個性上的不利因素。
憂鬱症】
1.面對憂鬱要處之泰然,因為悲傷是必經的常態
2.找些事情做,轉移注意力,例如散步、下棋、
騎腳踏車、閱讀等
3.從記憶中尋找快樂
4.找朋友頃訴,加以發洩
5.大哭一場,盡情的流淚
6.冷靜的分析情況
7.凡事只求盡力,結果的呈現並非自己可以決定
8.運動有助於克服憂鬱症,如果平日就有運動的習慣,不妨試著耗盡
全身力氣
9.塗鴨,以寫字或畫畫來抒發感受
10.直接的問清楚懷疑的事情
11.找些很乏味的事情做以分散注意力
12.放鬆自己,慢下腳步
13.憂鬱時避免做重大決定,以免決策錯誤使憂鬱更嚴重
14.即使情緒低落,還是要尊重他人,不可遷怒他人
15.遠離百貨公司,避免不理性的購物
16.關緊冰箱,避免以吃東西扺抗憂鬱的衝動
17.營養能控制情緒,維他命B群可以幫助扺抗憂鬱
憂 鬱 症 是一種情緒障礙。主要的問題是情緒低落,也會有思想及行為等其他方
面繼發性的變化.有以下的症狀
(一)心情沮喪:
有的人會描述為「沮喪」、「傷感」、「情緒壞」、「悶得很」、「寂寞」或
「無聊」,但有的則以「胸部沈重苦悶」、「胃部空空的」或「喉嚨裡被什麼
東西塞住」等來形容。輕度時偶會覺得憂愁,但對於稱讚、聽到笑話或事情順
利時仍會有快樂的反應。中度憂鬱者,沮喪的感覺比較持久,且不會因外來影
響而減輕,通常在早上較強烈, 下午可能會好一點。嚴重者隨時都會有絕望、
無助、悲哀或苦惱的感覺。
(二)食慾減退:輕度時覺得東西不如過去好吃,且不會想吃過去愛吃的食物。
中度時不想吃飯,過了吃飯時間也不覺餓。嚴重者一看到食物就噁心,一吃就
想吐, 體重在一個月內減少達5%。
(三)失眠: 憂鬱症病人的失眠,通常屬於「早醒」型,睡是可以入睡,不過惡
夢連綿,極早醒來,醒來後,心情特別壞,再也不能入眠。輕度時,病人早上
常在鬧鐘未響之前即醒過來。中度者常早一、兩個小時醒轉,且睡不穩,半夜
醒來要等很久才能再入睡。嚴重病人常常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有的時候
甚至整夜沒睡,即使稍入眠,腦子裡也不斷想事情。
(四)怠倦感:輕度病人覺得比以前容易疲勞,過去長時間工作也不覺疲倦,
現在稍微一動就覺得沒有精力。中度時病患一早醒來就覺得疲倦,休息、娛樂
或不做什麼事也無法恢復精力,有時稍走幾步或看點書就覺得全身無力,無法
繼續下去。嚴重的病患整天累得不想動,如果旁人不勉強他,有時連穿衣服、
把手舉起來的力氣也使不出來。
(五)悲觀、無望:這些患者家裡常有一櫃子的藥物,都是從醫院診所拿回家
後就放在一邊,未曾服用的。輕者將任何事都往壞處想。中度者覺得將來沒希
望,外人亦難要求他們做任何事。嚴重者會有自己走絕路,不會好的感覺。
(六)罪惡感: 有的病人會產生一種缺少事實根據的內疚,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
事,害了大家。有時連十幾年前發生的,當時認為無所謂的事,卻再「翻」出
來,埋怨自己。而客觀的分析起來,這些病人自認為是「罪不可恕」的「大錯」
,大多不過是「雞皮小事」,而且往往都已事過境遷。但是如果要想以理論來
說服病人,是不可能的,他們會堅持,「 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在安慰我,不過
我心裡還是在煩這些事。」因為這些罪惡感,都是隨著低落的情緒而來,不等
情緒恢復正常,是不會改善的。
(七)失去自信,低估自己能力:輕微時對於困難看得嚴重,發生錯誤則認
為是自己無能所致。中度者會討厭自己, 自覺是無用的人,什麼事都做不好等
對所有不如意的遭遇卻歸為自己缺憾的證據。嚴重者則從自厭變成自恨,自覺
是個可惡的人, 往往自認活著只增加家人負擔而已,不值得再繼續活下去。
(八)失去興趣:輕度時覺得日常工作是種負擔。中度的人一天到晚都覺無聊,
工作上的成就也消失,偶爾出外旅行或可興奮些,但一回到原來工作又有無聊
感覺。嚴重者對任何事都不會覺得有趣。
(九)猶豫不決, 缺乏決斷力:輕度者常要求別人做決定。中度時連日常生
活,如穿什麼衣服,走那一條路上班,要不要理髮,晚上煮什麼菜都要長時間
考慮。嚴重者則根本不願做任何決定。
(十)意志力喪失:輕度者覺得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來,或自覺是機器人,被
迫做一些事情。嚴重情況則有時連起床、吃飯也得強迫。通常到此程度,病人
也會拒絕與人交談而被誤診為昏迷或癡呆。
(十一)自殺意念及行為:輕度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會有「死了算了」的念頭。
中度時此意念較強烈、頻繁,且直接。嚴重者想死的意志很強烈,但沒有力量
去執行。少數人甚至列有詳細的自殺計畫。